【爽報新聞記者魏思霖/雲林報導】
先把鏡頭拉回到民國一○八年底,豬農與蔡總統、賴揆座談時對焦的議題,「到底是廚餘重要,還是非洲豬瘟重要?」「萬一爆發疫情,豬都沒有了,還吃什麼廚餘?」再倒帶十六年前,九十四年農委會即基於降低口蹄疫風險,並鑒於廚餘營養價值低、品質不穩定及易酸化腐敗等理由,評估禁止廚餘養豬,但因環保署反對而胎死腹中。
當廚餘遇上豬瘟,相對於國內長期沒有解方,國際防疫的經驗和證據都指向廚餘害豬匪淺。一九五七年非洲豬瘟首次脫非入歐,源於葡萄牙豬農以餿水餵養豬;一九九七和一九九八年德國兩度爆發傳統豬瘟,以及二○○一年英國爆發口蹄疫的根源,都是豬吃廚餘;還有,研究對二○○八至二○一二年二一九件非洲豬瘟疫情的分析發現,四五.六%因飼餵餐廚剩餘物引起;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也明確指出,廚餘養豬是造成非洲豬瘟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
既然指證歷歷,台灣防疫為何不禁止廚餘養豬?這背後是一場廚餘去化循環經濟和養豬成本的賽局。
養豬是利用飼料轉換成豬肉,以原料製造成產品的生產系統。台灣養豬飼料成本較國際高,約占總成本七至八成,因此廚餘養豬的誘因在於,一頭白豬可降低飼料成本約三千元,黑豬由於飼養時間較長還可以省更多。
至於廚餘養豬讓豬風味更佳的說詞並不科學。影響豬肉多汁性與風味的是肌肉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組成。黑豬美味關鍵在於蛋白質是否經過完整熟化,因此要透過「時間換取空間和品質」,透過飼養期拉長增加肌間脂肪和肌纖維,提升肉質口感。這和使用廚餘與否毫無關係。
更何況廚餘來源與成分不確定,品質也不穩定,隱含黃麴毒素、黴菌或重金屬等風險,營養成分與比例不如飼料具可控性,其最大風險是恐成為各種疾病的傳播途徑,一旦染疫成為疫區將置台灣養豬產業於高度風險中,想想台灣為從口蹄疫疫區除名歷經廿四年艱辛,還要賭一把?
過去養豬場擔任環保大使,全國三分之二廚餘再利用去養豬,解決廚餘去化難題,使去年全國廚餘回收量約五十三萬公噸,創民國九十五年後的次低紀錄。目前一天有二千餘公噸廚餘要去化,若禁止廚餘養豬,在規畫不足下,如何去化確實是當務之急。這或也是政府不斷然禁止廚餘養豬,只推暫時應變措施背後的痛楚。
廚餘不缺出路,轉化為有機介質肥料、發酵液體飼料,或飼養「地表最強清道夫」黑水虻,成為蛋白質飼料,甚至可作為手術縫合線,或轉型生質能源等,都是循環經濟的典範。該是行動補破網的時候了。
當豬和廚餘說掰掰後,透過豬隻成長歷程配套精準營養飼料和輔助食材調配,更能精確控制生長速度、穩定屠體品質、發展特色品牌豬肉,研發出如日本茶美豚、鹿兒島豬和西班牙伊比利豬的品質與口感,走向高價值的肉品市場和產業轉型之路。
分手才是成長的開始,建構廚餘多元利用的循環經濟及產業鏈,及從飼料養豬轉型精品豬肉市場形塑品牌,台灣豬才會好威。
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 RNA 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 DNA 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
發病豬隻,特徵為發高熱及皮膚呈現紫斑點,全身內臟的出血,尤以淋巴結,腎臟和腸粘膜最明顯。病程分甚急、急、亞急與慢性等四種。甚急性:發燒、突然死亡,無其他症狀。急性:高燒、食慾尚有、死亡前食慾廢絕、呼吸快、精神不良、四肢、耳、皮膚發紺、嘔吐、下痢、死亡,為期 7 天。亞急性:發燒, 3-4 星期。慢性:病狀不明顯,持續數月。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疫苗施打。
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 100 天、冷凍豬肉 1,0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該病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本病屬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 簡稱 OIE) 列為應通報疾病。 非洲豬瘟雖造成家豬及野豬的急性、惡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但不會感染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