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欣妮/台北報導
藝術,是最美的外交方式,今(21)日雲門舞集在兩廳院系台酒館舉辦春季茶會,由藝術總監鄭宗龍說明今年雲門舞集的年度計劃,今年,雲門舞集《定光》將於夏季登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年底再帶著《波》,巡演橫濱、京都與北九州,用舞蹈促進台日藝術交流。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每三年舉辦一次,被譽為「日本地中海」的群島,以裝置、建築與表演藝術交錯而聞名。鄭宗龍表示,很開心首次受邀日本最重要的藝術盛事,非常期待《定光》能與瀨戶內藝術祭的廣大觀眾產生共鳴。《波》由鄭宗龍與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聯手創作,透過數位技術讀取舞者身體數據,探索身體與空間關係》,2023年,橫濱紅磚倉庫藝術中心(Red Brick Warehouse)館長小野晉司(Shiji Ono)來台觀賞《波》首演,於是促成此次日本巡演。

除了日本巡演外,今年雲門舞集也將帶來全新作品《關不掉的耳朵》,由國家兩廳院與法國國立鳳凰劇院(Le Phénix scène nationale Valenciennes)共同製作,10月將於國家戲劇院首演。耳朵,是全身唯一無法控制開關的器官,被迫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聲音,鄭宗龍提到,不同的聲音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甚至透過聲音,可以理解外界正發生的事。 如何利用舞蹈呈現聲音的特性,讓觀眾對聲音帶來的畫面產生共鳴,鄭宗龍表示,目前正在規畫思考,希望能帶給觀眾全新感受和體驗。

舞蹈不只是藝術呈現,更可以是生活享受,今年雲門年度計畫也包括與國泰金控攜手合作的戶外公演30週年,每年不間斷的夏季公演已然成為跨世代觀眾的共同回憶。而為了扎根舞蹈,雲門也將持續推動「舞蹈蒲公英」計畫,這是為小學學童打造的第一場專業舞蹈推廣演出,開拓孩子們的藝術視野,讓舞蹈成為成長的一部分。
舞蹈,打破語言及世代隔閡,與外國人溝通、成為跨世代交流的橋樑,讓舞蹈不只是表演藝術,更是交流媒介,今年,雲門舞集不只將舞蹈帶至日本,更期望與更多民眾、孩童一起享受舞蹈的魅力,沉浸在舞蹈帶來的的感官刺激。
雲門舞集巡演及購票詳情,請參考雲門官網:https://www.cloudgate.org.tw/cg/lates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