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運動部,落實的是政治口號還是運動發展?

圖片來源: 總統賴清德臉書

文/林欣妮

成立運動部是台灣近期的政策焦點,過去藍綠立委都曾提出過相關組織法草案,甚至2018年時任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曾召開「體育署升格體育部」公聽會,但最後都沒有被仔細討論,如今短時間內積極成立相關小組開會討論、審議相關組織法草案,短短幾年間,體育「突然」被政府重視了?

圖:體育署歷年演變表

一直以來支持體育署升格的人,抱持的觀點大同小異,多半認為現有層級及定位難以支撐運動所擴及的各個面向,從學校體育、競技運動到全民運動等,2018年公聽會中,時任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從102年行政體育委員會併入教育部成為教育部體育署以來,發表了體育運動白皮書、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白皮書,規劃了體育運動發展願景,國民體育法及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的修法也奠定了體育發展的基礎,而國家運動中心法人化,讓國訓中心在人事、組織、預算及採購等作業上能更有效的發揮,並注入更多專業、更大的彈性以及更高的效率,更可配合政府體育政策來提升國際運動競爭力。

圖:行政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針對2018年公聽會,當時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書面報告表示,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體發會)、教育部所屬具政策規劃與執行合一角色之體育署及專業導向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訓中心)各司其職共同推動體育事務,運作上尚無窒礙,達各該組織成立之效益,並建議體育署以現行組織架構為基礎,思考體育資源是否完備,並廣納各界意見,共同研議未來發展目標,當時的行政院長也正是現任總統賴清德,過去行政院不支持升格的立場與今總統積極堆動運動部成立的主張,成明顯對比。

圖片來源: 總統賴清德臉書

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上任後,行政院成立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體發會),協助體育署整合跨部會資源,但僅經歷4年左右就解編。運動所面臨的問題從未變過,也不該是展現政治權力的產物,運動的核心在於「人」而非「政策」,比起「規劃」,如何有效「落實」、讓體育生、選手甚至全民都能「感受」到,才真正重要。

運動無國界,也不該被政治壟斷,比起會議中忙碌擬定各種「美好」的規劃,與運動選手及協會的「溝通」、跨部會的「合作」才有實質幫助,體育署升格後若行動、思維還是不變,那升格的意義會在哪?

 

相關報導

1.從「教育」到「行政」? 從體育署歷史看運動與教育密不可分http://www.contentplatform.info/articles/302003/

2.運動部打破「奪牌署」迷思? 台灣運動的轉機還是舊路重走?http://www.contentplatform.info/articles/299371/

3.體育署「升格」解決台灣運動困境? 又或是另一「錯誤」體育政策?

http://www.contentplatform.info/articles/303719/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