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等全球四大集團CEO 的股東信 透露機會與風險?

財訊雙週刊

最近,2023年上市公司年報以及執行長寫給股東的信陸續出爐,不同於泛泛而論的利率升降、中國問題、經濟景氣、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風險,其中幾封股東信特別有意思,執行長們各有主觀的政治判斷,對產業的高度敏感,雄心勃勃又步步為營地管理自己的商業王國。《財訊》挑選四封值得一讀的股東信,除了展望趨勢,更有風險警示。

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是管理十兆美元資產的貝萊德(目前只有美、中兩國的GDP超過這一數字),其中有一半用於退休養老;貝萊德也是大多數美國大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掌握了重要的股東會投票權。這使得貝萊德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芬克(Larry Fink)在資本市場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得以精準掌握投資趨勢。芬克給股東的信有三大重點。首先,高齡化趨勢給退休安全帶來了壓力,而減肥藥的醫學突破,既可延長壽命,也同時提高退休金的風險。

減肥藥的突破是指近三年股價大漲近三倍的諾和諾德(代號NVO),其治療糖尿病的藥可作為減肥之用,進而減少三高的機率,使壽命延長。最近一年大漲一倍的禮來(代號LLY)也因此暴紅,市值躋身美股第八大,成為製藥龍頭。根據《財訊》報導指出這就帶出第二個重點,人類活得更久當然好,但隨之而來是開銷以及退休金的問題。芬克點出長壽的痛點,「社會傾注大量精力幫助人們延長壽命,卻沒能好好幫助人們負擔多活這些年的開支」,他的解決之道是讓更多人將更多資產投資在資本市場,以確保安享退休生活。

芬克嗅出的基建商機,波克夏執行長巴菲特早在十幾年前就出手重押。巴老認為,鐵路是美國經濟必要,也是運輸重型物料最有效率的方式,電力及能源更是不可或缺。但是2023年兩者業績表現皆不如預期,巴菲特在股東信中坦承投資預期錯了。巴菲特承認投資犯下投資更嚴重錯誤,巴菲特點出公用事業不可或缺、但風險加大,還面臨地方政府監管政策上的變數。簡單來講,波克夏旗下的運輸、能源事業都是美國經濟的基礎,但是在極端氣候及地方監管上的變數,使得獲利不如預期。

2023年中國迅速放開疫情管控,經濟卻未如預期般反彈,加上美中競爭,中國地產泡沫的疑慮,美國升息、中國降息,香港的地產商首當其衝。從1991年接手父親創業的恆隆集團、恆隆地產主席的陳啟宗,已經連續33年執筆兩家公司的致股東函,今年三月出爐的已是第一四四封,也是他在今年四月底退休前的封筆之作。在恆隆地產的致股東信中,陳啟宗認為中國不僅是金融或經濟問題,也是結構性問題,在個人及企業信心恢復之前,短期上揚難以持續。也就是說,當前的經濟下行並非週期性而是結構性的,這次熊市跟過往不同,「這次經濟全面復甦需時,將以年計而非數個月的事」。

法拉利執行長韋格納(Benedetto Vigna)最近表示,「中國持續成長,但……比不上台灣」、「台灣超跑銷量激增,需求成長速度甚至超過中國或香港」、「台灣有更多企業家,晶片業正蓬勃發展,許多人賺了不少錢」。

台灣以半導體地位躍上國際,從2020年疫情開始,台積電、航運股帶動台股大漲,創造許多有錢人,在美中科技競賽、AI趨勢中,台商占有重要地位,就連頂級跑車法拉利CEO都提到台灣成長速度高過中國,是晶片業蓬勃發展,台灣人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