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
根據專業機構調查,3.9%的台灣人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金融資產,比率高於日本、韓國;2020年推動的財管2.0,已吸引近8000名億元大戶投入。由於2024年升息循環結束,國際金融情勢迎向新局,有錢人2024年如何進行資資產配置?投資人又該如何學習富豪理財心法?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跟著有錢人理財」專題,完整分析台灣高資產族群的最新動態,資金挪移的新方向呼之欲出。
有錢人正瞄準降息變動帶來的機會,提前布局債券資產;在面對美元上漲空間有限之後,也開始轉向關注黃金避險;而獲利亮眼的美股,則是打敗不確定因素的指南針。總括來說,有錢人在龍年的動態調整將比兔年更積極,這也凸顯出市場不確定因素風險仍高。
根據瑞銀《2023年全球財富數據書》估算,台灣約有7.7萬人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金融資產,占比較日韓還高;而其中日本成人人均財富為21.6萬美元,韓國為23.1萬美元,台灣為27.4萬美元,台灣也是勝出。台灣有錢人的資產愈來愈多,多樣化的國際理財服務需求大增,金管會遂於2020年推動財管2.0;截至去年底,資產管理規模來到新台幣8571億元,券商管理規模也達1412億元,兩大業態所服務的億元大戶,總數逼近8000人。
外界都很好奇,億元大戶會怎麼配置資產?《財訊》引用金管會統計指出,截至去年12月,億元富豪資產中約有51%放在存款、13%為保險、12%基金、12%債券、6%境外結構型商品。《財訊》報導指出,這三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保險占比從逾2成,掉到只剩13%,資金流向存款、債券和結構性商品。
鑑於公開市場波動日趨劇烈,大戶也朝向更多元的配置,包括不動產、結構型和私募商品。中信推出的連結美股的境內結構型債券,和國泰世華的境外外幣結構型商品,近期詢問度都很高;今年初玉山銀推出首檔境內外結構型金融債券商品,也在短短兩週內就募集了4550萬美元。
《財訊》引用專業機構報告指出,利率環境已發生結構性改變,更高的通膨、更高的利率、更高的債務水準,確立今年全球「弱成長」。因此關鍵將是更審慎地觀察個別市場經濟如何適應新結構,才能從中找到被低估的機會。因此,貝萊德根據其數據統計,在疫情爆發前,「買進並持有」的策略,與「頻繁調整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沒有相差太遠。但近四年,報酬差距擴大,頻繁再平衡帶來的預期報酬是傳統「買進並持有」策略的兩倍以上。
高盛也提醒,前投資組合必須時時保持彈性。「2023年,美元現金是最成功的投資,但2024年股債平衡的資產更具吸引力。」2024年整體環境預期將再次反轉,建議投資人向富豪學習,過程中審慎進退,有耐心者才能嘗到甜美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