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防疫: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仍然是臺灣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連續十五年來,大腸癌都是臺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僅僅在一年之中,就有約兩萬個新確診的大腸癌病例。因此,對大腸癌的認識、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個十分迫切的議題。

過去三年COVID-19大流行,嚴重影響了許多例行的醫療服務。由於擔心暴露接觸到病毒,人們不敢到院尋求醫療協助或進行癌症篩檢,導致早期癌症的檢測被延遲,診斷為晚期癌症之病例增加。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之中,臺灣陽性糞便潛血檢查之轉介,較過去平均減少18,000人。在2021年,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病例數,則比前幾年平均減少了1,000例。

根據國內大腸癌篩檢資料庫的統計,如果民眾在檢測出糞便潛血陽性後,一至六個月內便接受大腸鏡檢查,診斷為大腸癌的比例約為5%,其中約1%為晚期大腸癌;然而,如果在六個月之後才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癌的比例上升至6.8%,其中2.4%為晚期大腸癌;如果是在十二個月後才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癌的比例更是攀升至9.8%,而其中晚期大腸癌的比例也上升至3.1%。由於全球疫情,過去三年中民眾接受癌症篩檢率大幅的下降,這個狀況不禁令人憂心,在未來幾年,晚期大腸癌病例有可能大幅的增加,而這也將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更多更重的負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趙國卿表示,由於早期大腸癌經常沒有明顯症狀,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就有其十分的重要性。利用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最直接且有效方法,但受限於其高成本與侵入性,較不適合做為普遍篩檢之用。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則提供了非侵入性且具有高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利用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的篩檢出高風險個案,再進一步執行確認性的大腸鏡檢查,為目前最安全方便,也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使用的大腸癌篩檢工具。

臺灣自2004年以來,為50至74歲的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利用人類血紅蛋白特異性抗體,檢測糞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微量的未被消化的血液。這種方法具有高度敏感和特異性,檢查結果不受飲食或藥物影響,不會因病人少量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是進食含有其他動物血液成分的食物而驗出陽性反應。

趙國卿指出,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的結果,可以說是大腸癌或大腸瘜肉的指標,這個檢查對於進行性腺瘤(直徑超過1公分或病理檢驗中有絨毛成分或高度細胞分化不良的腺瘤)的敏感度約為48%,對於早期大腸癌(第0、I期)的敏感度約為62%,對於晚期大腸癌(第II、III、IV期)的敏感度則約為91%。不過,有一些其他的狀況,例如痔瘡出血、大腸憩室出血、或者是出血性大腸炎等,同樣也有可能使得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結果。

因此,當使用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結果呈現陽性時,建議務必要諮詢專業的消化科醫師,視情況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以釐清出血原因;而在大腸鏡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大腸瘜肉或不明病灶,醫師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病理檢查以進一步準確的診斷評估,狀況允許時也可以特殊技術直接進行切除。

目前已進入後疫情時代,醫療服務也逐漸回歸常態,不再大量受到COVID-19的干擾。民眾應多加利用全民健保提供的癌症篩檢,積極的篩檢可以有效的及早診斷出潛在的病灶,從而減緩癌症的進展和影響。當我們對疾病多一分認識,早一步篩檢,便可以少一分煩惱,並多十分的健康!

spot_img